淮安日报讯: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洪泽区高良涧水产批发市场东侧宁淮高速洪泽段高架桥下的体育公园,这里健身步道、篮球场地、广场舞场地、攀岩墙、儿童游乐场等一应俱全。据了解,这是淮安市率先全省在高架桥下建设的体育公园。“这里原是一块空地,经常被非法占用堆放杂物。”家住富民家园小区的市民黄先生说,“建成体育公园后,环境变好了,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市民既能来这里休闲娱乐又能健身锻炼。”
根据省政府安排,2017年至2019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淮安市上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通过实施“五项行动”,即针对普通国省道、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码头、铁路周边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脏乱差问题得到全面整治,淮安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明显改善。
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市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淮安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方案及责任分解表》,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建市整治办,细化并印发整治工作实施计划。
市整治办制定交办督查、部门联动、责任追究、信息通报等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对近8000个问题进行书面交办。借助《“263”淮安在行动》曝光平台,对“五项行动”推进不力、行动缓慢的县区予以曝光、批评,公开曝光42期,下达交办单116份。每季度开展督查考评,由市“263”办在淮安市进行通报。
分类施策,深化整治。淮安市对交通干线沿线实施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对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及城市出入口道路进行绿化提升,累计完成绿色廊道建设1000多公里。对淮安市干线公路沿线38个集镇段开展“十佳”集镇段评比,洪泽区东双沟、白马湖农场等30多个集镇段已达到“十佳”标准。对淮安市195座干线公路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整治,对容易反弹的28座高速公路、11座普通干线公路桥下空间,通过安装护网等方式进行隔离。全面完成干线航道上12座非法码头和非干线航道上309座(处)非法码头及浮吊船作业点的整治工作。淮安市累计清理公路沿线各类非法广告牌1万余块,整治摊点1万余处、堆积物20余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万平方米,清理干线航道沿线垃圾、渣土、漂浮物3万余吨,清除新长铁路两侧白色污染、垃圾、渣土2万余吨。
完善制度,长效管理。淮安市计划长期保留市县两级整治机构,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制度;继续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交办曝光力度,保持整治工作始终处于高压态势。进一步健全机制,对已整治的集镇段、桥下空间、绿色廊道、高炮广告、碍航设施、非法码头和浮吊船等,强化地方政府的长效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监督考察。始终将长效管理工作贯穿交通环境整治全过程,解决存量,防止发生反弹,通过打造亮丽交通风景线,助力美丽淮安建设。
■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