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8项)淮安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8项)
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公益活动启动,融媒+非遗 金融+非遗,让非遗“活”起来!6月11日下午,伴随着音韵甜美的淮海琴书表演,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农商银行、淮安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走进淮安非遗 传承传统文化”——跟着记者看非遗、学非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盱眙县关于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承人线索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健全盱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现面向全县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承人线索。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洪泽非遗传承人创作系列蛋雕作品红旗迎风招展、镰刀熠熠生辉、天安门威严雄壮……你能想象吗?这些惟妙惟肖的图案,都是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由手工雕刻完成。蛋雕作品作者名叫周永发,是洪泽区蛋雕非遗传承人。近日,他完成了蛋雕系列作品,庆祝建党100周年。
淮安市再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安区南闸民歌上榜传统音乐类项目名录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淮安区南闸民歌成功入选传统音乐类项目名录。
淮安清江浦叶雕刻画非遗传人张桂生“以叶传情” 雕出片片“红色记忆”一把刻刀、一片梧桐叶、一双巧手,68岁的张桂生把对党的感恩之情,都刻在了一片片树叶之上。“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想用非遗叶雕艺术,雕出红色记忆、重温党史。”6月9日上午,记者在张桂生的家里看到,客厅里摆满了他最近创作的十余幅红色主题叶雕作品,一幅幅作品饱含着他对党深深的祝福。
淮安南闸民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闸民歌是江苏省的传统民歌。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是江苏省著名的“ 民歌之乡”,因运河而生的南闸民歌即发源于此。
全民共享的非遗盛宴——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系列活动暨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精彩回眸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作为淮安连续第四年举办的非遗盛会,展会首次尝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在国家4A级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内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运河百工坊、大师工作室、运河小梨园、口福十八碗、运河好味道、非遗体验区等特色板块,好看、好玩、好吃,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3天展会吸引16万人次流连忘返,众多展区排起长龙,参展项目现场销售190余万元。
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举行——各个活动板块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参与5月28日至30日,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在里运河文化长廊举行,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26市的90余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参加集中展示,全面彰显大运河文化的厚重底色。记者在现场看到,运河好味道、运河百工坊等活动板块的人气都非常旺,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运河传情,匠心筑梦!5月21日下午,淮安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系列活动暨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活动安排和筹备情况。
第四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5月28日开幕据悉,今年是我市连续第四年举办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本届展会联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非遗系列活动,定于5月28日—30日在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精彩上演。在江苏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今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非遗购物节、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开幕式等将同步进行,亮点纷呈,创意无限。
淮安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扩军”再添16人!看看他们是谁?记者12月20日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在日前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公布的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我市共有16人光荣上榜,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曲艺、传统医药、民俗六大类别。
一乡一品非遗菜:淮安蒲菜、文楼汤包、钦工肉圆、平桥豆腐、软兜长鱼、淮安茶馓一乡一品非遗菜:淮安蒲菜、文楼汤包、钦工肉圆、平桥豆腐、软兜长鱼、淮安茶馓
早行动、高标准、勇作为,淮安市运河办全力做好铁人三项赛非遗展服务保障工作在2020年中国·淮安大运河铁人三项赛、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中,淮安优美如画的风光,一流的组织能力、接待水平、场馆设施、配套服务,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参展人员以及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运河办”)以这两项活动的举办标准为目标与标杆,克服一切困难,迅速、规范、有效地推动相关区域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美化优化,并在水电供给等环节提供大量基础性、根本性、保障性工作,确保了两项活动的圆满举行。
淮安区河下非遗小镇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河下非遗小镇总面积为3.35平方公里,交通便捷,紧邻两处铁路站点及高速出入口,基础配套设施完善。2002年7月,河下古镇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2015年10月,河下古镇作为周恩来故里景区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传承多彩非遗、“点亮”千年文脉——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精彩纷呈9月5日-7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清江浦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举办,吸引了京、津、冀、鲁、豫、苏、皖、浙8省、市30个设区市110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汇聚淮安,集中展示大运河流域的传统精湛工艺,为我市群众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大幕在淮安拉开运河传情,匠心筑梦。昨晚,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美丽的里运河畔拉开大幕。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钟建波,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市长陈之常共同为活动启幕。
静下心来学一学,让非遗更好融入生活,2020江苏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在淮安举行经向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报备,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由江苏省戏剧学校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20江苏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目前正在淮安市文化馆举行。国内顶尖的戏曲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和精心设置安排的学习课程,让来自全市各戏剧院团的22位学员受益匪浅,也让大家对于非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动有静,很过瘾!淮安市举办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展示传播活动6月12日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金湖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淮安市非遗展示传播活动在金湖县尧想国·文化旅游区举行。精彩的节目展演、精巧的技艺展示,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
大运河水上戏曲非遗展演开启年后“首演”4月27日晚间,伴随着一阵欢乐轻快的节奏,由江苏省淮海剧团带来的淮海戏名段《借靴》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中洲岛唱响,并由此拉开了2020年大运河水上戏曲非遗展演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