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警方提醒:这种短信千万别信近期,有多位市民反映收到以“畅的充电”开头的短信,内容称“您的账户已签订缴费协议,立即生效并自动扣费9600元,取消请致电190XXXXXXXX或1 90XXXXXXXX”。淮安警方提醒,此类短信系电信诈骗新手段,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充电服务扣费通知,诱导用户回拨电话,进而窃取个人信息或实施资金诈骗。
金融知识小课堂: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给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本期,浦发银行淮安分行金融知识小课堂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常见的非法集资套路,帮助大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骗局。
有人被骗20余万!淮安警方提醒:手机这个功能,谨慎开启!你是否觉得手机NFC功能只是用来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便捷功能被骗子盯上了!用手机“碰”一下银行卡,就能将它变成偷走你卡中存款的“提款机”!
金湖一男子轻信“驾考包过”被骗,警方提醒:驾考无捷径!据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日前,金湖县的李先生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条写着“考驾照包过”的广告。他点击广告链接后,很快客服就主动联系李先生。客服称“驾考包过”,拿到驾驶证才收费3800元。李先生先向对方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之后按要求同时操作两部手机,一部用来视频通话,另一部用来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时,李先生通过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所谓的驾校APP。对方称让专员远程控制李先生手机进行替考,期间让李先生进行多次人脸识别。之后对方就突然失联了,驾校APP也无法打开了。李先生当时没有在意,第二天查看银行卡
稳赚不赔?小心陷阱!淮安一市民投资充电宝被骗5万多!
操作APP就能拿到佣金? 当心触犯“帮信罪”只要挂上公司提供的商品链接,就可以坐等收取佣金,天上真能掉馅饼?回忆自己最初只是想找工作、最后却触犯法律的历程,被告人吴某、胡某后悔不已。近日,淮安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警惕“空包诈骗”!快递包裹外观简单、寄件人却不明,打开一看竟是购物卡和广告单;紧接着,在返利诱惑下,层层套路诱导消费者进入骗局……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国内主要快递企业的网络运营转为日常模式,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快递渠道实施“空包诈骗”,给群众带来财产损失。
警惕新型“刷单”诈骗,淮安一男子网上买药被骗17万余元!据市公安局近日发布的警情通报,1月5日,淮安男子钱某因身体原因需要买药,他在网上查询相关药物时,点击网页弹窗下载了一款“卖药”软件,并听从网站销售人员的推荐购买了一款“特效药”。销售人员称该药国内不允许出售,邮寄之前需要钱某向对方指定账号进行小额转账,之后可获得返利。钱某完成三次转账后,对方称因钱某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冻结,需要继续完成转账任务进行解冻。钱某按对方要求先后转账6次,但对方仍表示无法解冻,需要再交5万元现金给对方安排的司机。此时钱某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求助,共损失17万余元。
网上投资(“刷单”)+线下送现金(黄金),当心这种最新诈骗模式网约车除了接送乘客还可以送快递?被要求购买黄金或取现金通过网约车送至指定地点?注意!这是新型诈骗手段。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白兔有你”APP实施诈骗近期,省内发生多起不法分子利用“白兔有你”APP实施刷单诈骗的案件,不法分子通过聊天软件联系受害人,以抖音点赞、做任务赚取佣金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白兔有你”APP,从而实施诈骗。
来自“官方”的骚扰电话推销?听起来是“馅饼”,差点掉进陷阱!从近年消费投诉情况分析,消费者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有:电话推销频繁,营销手段不规范,部分通信运营商致电次数过于频繁,一定程度侵犯了消费者的生活安宁权,加上电话推销人员身份真假难辨,也给消费安全带来风险。另外,部分推销人员为促成交易,夸大套餐的优惠力度或实际效果,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引发消费纠纷。
这样的“免费游戏皮肤”,你敢领吗?网络游戏里、游戏短视频中,收到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消息:“皮肤战力加成100%。”你心动吗?这是“骗子敌军”披着“免费游戏皮肤”来了!将对你的钱包实施“伤害”,更要对你家人的钱包实施“伤害”。淮安警方提醒,暑假期间游戏类诈骗案件多发,中小学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
骗子瞄上了青少年追星族,淮安有学生遭遇追星类诈骗未成年的你,刷短视频遇见了“爱豆”,答应给你签名照;添加“明星”账号后,说你泄露“明星”个人隐私;“律师”上线,让你扫二维码配合调查。这是一种追星类诈骗。家长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监管,避免孩子落入骗子的圈套。
“刷单返利”反被骗 民警按下“止损键”,经开区警方为民挽损5万余元“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被骗的钱还能找回来……”日前,居民汪女士到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刑警大队,送上一面印有“真诚为群众解忧 热情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锦旗,对民警表示感谢。
做“黄金任务”有返利?这是“刷单”诈骗新手法,淮安有人上当!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近期发布的警情通报,6月28日,淮安区的郑某在微信视频号中刷到一条短视频,称有彩票内幕消息,点赞评论后很快有陌生人联系郑某,称中奖率三成至五成,中奖后要上交15%的奖金,不中奖退钱。郑某同意尝试,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彩民之家”APP,并被拉进APP中的“福彩公益交流群”,在做了三个关注抖音号的任务、领了几个小红包后,开始做转账返利任务:加他人微信后发108元红包,对方转回158元红包,发530元,对方转回660元,两次获利180元。之后,客服引导郑某在APP中注资,在分两次共注资46
淮安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紧急止付为企业挽损99万元当日16时许,淮安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指令,称淮安区某新材料公司对公账户向一涉诈账户转账99万元。接到指令后,淮安公安分局立即启动“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急处置机制”,值班民警以最快速度完成核查、报审程序,第一时间将涉案银行卡信息通报至银行相关部门,仅用10分钟,就将该涉案账户里的被骗资金成功拦截。
不看征信快速放款? 淮安有人信了,后果很严重!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近日发布的警情通报,近日,清江浦区的郑某想要贷款时,接到了一个办理贷款的电话。郑某添加对方的微信后,按照对方要求,提供身份证、手持身份证的正面照等个人身份信息并填写贷款审批表。
当心!冒充孙辈向老人求助,实则瞄准老人“钱袋子”!这类诈骗淮安近期接连发生十余起!“孙子”打来求助电话:“奶奶,我打人了,需要用钱”,以此为由安排他人上门找奶奶拿钱。其实“孙儿”是假,骗钱是真。6月份以来,此类诈骗案件淮安已接连发生十余起。家有七八十岁老人,务必要提高警惕,及时做好提醒,帮助老人守好养老钱。
淮安警方提醒:暑假放松玩游戏,当心这些诈骗“套路”放暑假了,很多学生都会通过适当玩游戏放松一下,但诈骗分子却瞄准了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反诈意识薄弱的特点,设下种种骗人的“套路”。近日,淮安警方发文提醒,每年暑假都是学生被诈骗的高峰期,学生和家长们一定要增强反诈意识。
淮安警方紧急提醒!视频裸聊,淮安一男子被骗4万余元!美女加你,要和你视频聊天,称要“玩点刺激的”?!你以为这是一场艳遇,然而,这是套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