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以营商环境“金钥匙”开启高质量发展之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以来,涟水县秉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锚定“四最”营商环境建设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专项行动,推动涉企诉求“未诉先办”,助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质增效。
金湖县检察院打造“‘荷’你益企,‘金’新守创”服务企业工作品牌近年来,金湖县人民检察院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该院精心打造“‘荷’你益企 ‘金’新守创”服务企业工作品牌,通过提前介入侦查、严格审查证据、深挖上游犯罪线索等方式,实现对侵权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有力守护企业创新成果,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2025年“淮超”揭幕战即将打响,金湖队主场迎战清江浦队2025年淮安市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2025年“淮超”)将于11月29日拉开帷幕。揭幕战定于当日下午2时30分,在金湖县体育中心举行,由金湖队主场迎战清江浦队。目前,金湖队正以饱满的状态投入最后阶段的备战冲刺。
文明实践有热度 服务群众有温度,清江浦区淮海街道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商圈路径”主城核心区的文明实践阵地如何完善?资源力量如何整合?活动形式如何丰富……近年来,清江浦区淮海街道结合商圈特点,聚焦群众需求,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商圈路径”。
涟水县五港镇蔡工村:小红薯串起乡村振兴产业链初冬时节,涟水县五港镇蔡工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村党总支书记王玮蹲在田埂边,与村民沈龙祥一同查看红薯长势,为12月的采收做准备。旁边放着数个挖出的红薯,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金黄。
淮安逐“绿”而行铺展生态美丽新画卷近日,记者在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满负荷运转的产线上,一级能效设备和永磁直驱电机、加热炉配套蒸汽回收装置等配套运行,成为该企业综合能耗比其他钢帘线企业低10%以上的有力保障。
推动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技术创新——洪泽区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近日,走进洪泽区绿丝可莱项目建设现场,造粒车间、研发楼主体已封顶,综合楼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部分设备开始进场安装。项目负责人刘永滨介绍,该项目采用最先进的化学回收工艺,可在保留原生纤维色彩与特性的同时,实现废旧纺织品的高效回收再利用,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为下游产业注入了绿色动能。项目预计明年1月试生产,投产后年可回收利用废旧衣服10万吨。这是洪泽区招引的又一家资源再生类企业。
从能办到易办智办快办 让服务触手可及——涟水县获评第五届数字政务创新峰会典型案例背后的创新实践近日,第五届数字政务创新峰会发布典型案例名单,涟水县数据局报送的政务服务案例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高效办成一件事’基层实施常态化推进机制建设典型案例”。作为江苏省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县区,近年来,涟水县以便民利企为导向,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擦亮“涟快办”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易办、智办、快办”跃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清江浦区水渡口街道合肥路社区:诚信筑基强治理 文明聚力暖人心“此前担心消费没保障,没想到社区推荐的商户特别有诚信,遇到问题主动沟通解决,我很满意。”近日,清江浦区水渡口街道合肥路社区居民王女士谈及社区的诚信建设成效时,表示非常认可。近年来,合肥路社区将诚信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深度融入民生服务、文明创建和邻里互动各环节,逐步形成商户守诺、居民守信、邻里和睦的良好社区生态。
市商务局:凝聚激活商务动能 培育筑牢发展新基日前,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龚晓琴表示,市商务局将深刻领悟全会精神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机遇,以招商提质、开放提升、消费提振为核心抓手,为推动我市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贡献商务力量。
苏盐井神入选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11月18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北京召开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交流会。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绿色转型、创新驱动与社会责任等领域的扎实实践,成功入选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淮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昨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广东考察并出席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听取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研究我市有关工作。市委书记史志军主持会议。
2025年“淮超”11月29日燃情开赛本届赛事旨在深入推进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厚植足球土壤,弘扬足球文化,进一步扩大淮安市足球人口规模,加强后备人才储备与优秀人才发掘,全面提升我市足球竞技水平,构建全民参与、体教融合、人才涌现的体育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淮安市“十五五”规划企业家座谈会召开昨日,淮安市“十五五”规划企业家座谈会召开,听取企业家们对淮安“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真知灼见,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未来发展布局,推动全市规划与企业谋划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市委书记史志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政企双方共同推动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携手推动淮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完善产业链、探索新模式、研发新技术、打造爆款……他用小螺蛳撬动百万级集体经济2009年,黄承云为照顾家庭从上海回到头河村。当蒋坝镇谋划发展螺蛳产业时,黄承云提出,不能延续以往零散捕捞的模式,而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他的推动下,头河村收回2000亩低效水面,并进行生态化改造。他牵头成立村办公司,探索出“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这不仅是组织形式的变化,更是思维的重构:村庄如同一家企业,村民是股东和员工,大家要齐心协力拓宽销售渠道,打响本地品牌,用好产品换来好收入。
“仿野生喂养”、按只定价、包退包换、拉长市场周期……她用新思维把大闸蟹卖成“奢侈品”从南京写字楼里的手游开发者,到洪泽湖畔在泥水里摸爬滚打的“蟹二代”;从对养蟹一知半解的艺术生,到打造“傅氏大闸蟹”品牌的新农人——傅倩倩用十年时间,在传统蟹业中闯出新天地,让洪泽湖的蟹香伴着新思维,飘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真没想到,这笔钱还能追回来!”“吕法官,太感谢了!我们以为这笔钱彻底没着落了……”日前,我市某公交公司负责人紧紧握住执行法官吕海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专程送来一面锦旗,上面两行大字格外醒目——“秉公执法破困局 廉洁高效解企忧”。这面锦旗背后,是一笔拖欠多年的运输款,也是一场企业与法院携手破局的执行故事。
妙手除病痛 感人医患情——百岁老人顽疾得愈背后的故事“多亏市二院怀德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我母亲才摆脱了长期顽固性咳嗽的困扰,得以安享晚年。”近日,提起102岁的母亲白云竞顽疾得愈的经历,其家人难掩感激之情。这段持续数年的求医故事,不仅见证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的精湛医术,还书写了一段医患互信、共克病魔的温情篇章。
淮安:小雪将至腌菜忙!“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句民间谚语流传已久。尽管如今物质丰富,四季蔬菜不断,但在淮安城乡的角落,遵循时节亲手腌制冬菜的传统依然鲜活。那一缸缸、一坛坛腌制的咸菜,不仅包含着延长蔬菜食用期的古老智慧,还承载着家的味道、邻里的温情与深厚的文化记忆。
留住秋日美好,感受秋日浪漫,走,“捡秋”去!“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银杏拍摄季,每片叶子都金灿灿的,这是秋天独有的浪漫。”在古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大学生琪琪站在一排排金黄色的银杏树下,手握相机,和好友一起拍摄秋日写真。银杏树下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宛如金黄色的地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拍照,来这里“捡秋”成为备受市民青睐的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