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淮安区的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排列整齐、包装完好的各类产品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
“这一切是惠民交通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累累硕果。”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介绍,公司始创于2001年4月2日,一直从事汽车门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客车门泵门板产品市场占有率46%以上,在BRT快速公交站台门及自动售检票系统市场占有率90%以上。
公司主导产品为客车门总成,是国内大型客车企业指定标准配套产品,主要供应厦门金龙、上海申龙、郑州宇通、比亚迪汽车和江淮汽车等客户,占国内客车龙头企业配套量的45%以上。如今,惠民交通不仅是产品的研发者,更是标准的制定者,牵头制定的《城市客车塞拉门》、参与制定的《客车乘客门门泵》《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等,均成为标准文件,引领行业发展。
回顾惠民交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林海认为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自主创新。据了解,惠民交通目前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专业研发人员50多人,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工6人,硕士5人,获得市级创新荣誉人才2人。此外,公司和省内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有研究生工作站,并委托其对公司的研发人员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公司还制定了《研发管理和激励制度》,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并在财务上要求每年的研发投入不得低于3%,全力保障研发费用。2020年,惠民交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企业。2021年,公司开始自主研发公交车用塞拉门,其将内密封塞拉门应用于城市公交的做法属于行业首创。
近年来,惠民交通十分注重自身产品的转型升级。公司副总经理章旭表示,公司已经将目光放在智能设备的开发上。2021年,公司开始自主研发智能割胶机,并且在2022年刚一量产就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同时,还自主研发了智能洗车机,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加智能算法控制机器自动围绕车辆行走清洗。此外,智能扫地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研发也都进入试验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将陆续投入量产。
“惠民交通的成功是因为走在了‘专精特新’的道路上,未来我们也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自主创新之路。”林海坚定地说道。
■融媒体记者 杨 尚 王正道 杨 帆,通 讯 员 黄 雪;来源:淮安日报
本站编辑